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64节 (第2/2页)
上,不再是一句问话,而是被印上了一则短篇话本。 这个话本的名字,便叫做《十日醉》。 《十日醉》,讲述了曾经,有一座酒楼,名为“十日醉”,这座酒楼中,藏着天下最烈的烈酒。 这最烈的烈酒,便名为“十日醉”。 传闻之中,这“十日醉”一口下喉,便可引人入醉,三口下喉,便能让人醉上十日! “十日醉、醉十日”的名声逐渐在江湖中流传开来。 不少武林豪杰,英雄壮士,纷纷闻名而来,想要以身试验,看看这十日醉是否的确如同传闻中那般邪乎! 甚至还有千杯不醉之人放下狠话,若是他喝下这十日醉后不能醉上十日,便将十日醉酒楼的招牌给砸了! 但是最后,这些人全都铩羽而归,包括那扬言要砸掉十日醉酒楼招牌的千杯不醉之人。 经此一役之后,十日醉酒楼名声大噪,十日醉烈酒,也成为了天下举世闻名的第一烈酒。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十日醉酒楼也逐渐淹没在了时光的长河之中,十日醉烈酒,也不见了踪影。 …… 看完了这则小故事,京中百姓可谓是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失望者有之: “这《京都日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想要让咋们看着话本?要我说,这话本虽然也精彩,但也不及《一代名相》,哪里值得报社如此兴师动众了?” “没错!简直让人失望至极!” 好奇者有之: “你们说,这十日醉酒楼和十日醉烈酒,当真存在吗?” “怎么可能存在?这就是个话本而已!” “就是,天下谁人不知,这夕月酒才是天下第一烈酒?一口引人入醉,三口便醉十日,就连夕月酒都不敢夸下如此海口!” 疑问者有之: “据说这《京都日报》中所刊登的所有文字,都需要清霄公子亲自过目点头,我怎么觉得,这十日醉并非是一个话本如此简单?” 这样的说法,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与响应: “对对对!这《京都日报》可连载过不少精彩的话本,就这《十日醉》,可不值得如此阵仗,定然是另有原因!” …… 而到了第二天,这些人心中的想法,也得到了印证。 因为在同样的位置,又出现了让众人这些天极为熟悉的,斗大的字眼: 十日醉向你发起挑战,可敢应战? 购买《京都日报》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学子。 而在这些学子之中,也不乏聪明机敏之辈。 看到这句话,再结合昨日那篇名为《十日醉》的短篇小话本,当即便有人反映了过来: “不会是有人要开一家名为十日醉的酒楼,卖这叫十日醉的烈酒吧?” 一句话,如同一滴水珠没入沸腾的油锅,顿时便引起了激烈的响应: “若从昨日的话本来分析,的确有这个可能。” “难道这《京都日报》这些天弄出如此大的声势,便是因为此?” “若是这样的话,那便就能够说得通了!” “如何能说通?就说昨日那话本中的十日醉,诸君觉得当真存在吗?” “应当是不存在的吧?毕竟这天下第一烈酒可是夕月酒!” “在下学问虽然不及诸位仁兄,但自认为看过不少古书杂记,却也对这十日醉,闻所未闻!” “话本而已,哪里能当真?那《一代名相》写的更是精彩,但在下可从未听说过哪位大人有贺三那样的经历!” “但清霄公子定然不会无缘无故做出此番举动!” …… 一时间,众人说法不一,都对自己的猜想极为坚持。 知道有人问出了一个问题: “既然有仁兄说是有人要开一家名为十日醉的酒楼,那么请问,这酒楼是开在了何处?” 此话一出,坚定地认为十日醉酒楼的确存在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没错,这酒楼,是开在了何处? 而这个答案,则是出现在了第二日的京都日报之上: “十日醉酒楼,诚邀诸君,一醉十日。” 除此之外,在下方还有一行小字,上书十日醉酒楼的具体地址。 众人定睛细看,这地址,是韵瓷斋原本的位置啊! 韵瓷斋落败之后,周家出走,厉王妃接手了周家的全部家业,包括韵瓷斋这件事,在京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曾经甚至是京中百姓们茶余饭后的必聊之事。 现在看到这十日醉酒楼的地址,所有人心中都有一股恍然大悟之感: “所以《京都日报》前十日的造势,都是为了这十日醉酒楼?” 当即便有人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