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64节 (第1/2页)
但多年来养成的谨慎,让于立人不敢贸然下定论。 压下心中不断叫嚣的声音,于立人微微俯身: “王妃此番言论的确十分有理,但这烈酒是否真的具有清理伤口,提高愈合几率的功效,恐怕还得等到属下试验一番后,才能肯定。” 秦戮对于立人的谨慎也十分满意: “这是自然,稍后本王便派人捉些动物来交由于先生,此事关系甚大,接下来就希望于先生多费心。” “殿下言重了,属下定当尽心尽力,不负殿下所托。” 于立人连忙向秦戮俯了俯身,就算没有秦戮的吩咐,仅仅是为了于家人历代的心愿,于立人也会为了此事竭尽全力。 而自这一天之后,于立人便成了厉王府中最忙碌的一个人。 甚至为了不错过那些动物伤口愈合的变化,于立人还做出过彻夜未眠,挑灯细看的举动。 后来还是府中分派给于立人的助手劝说,此事王爷同样十分关注,耽误不得,若是于立人病倒了,王爷少不得会重新指派人选,才止住了于立人的这番势头。 虽然于立人没有再有过彻夜不眠的举动,但依旧进入了晚睡早起的奋战模式。 顾砚书听闻于立人对此事如此上心,心中欣慰的同时,也不忘吩咐王府的厨房给于立人准备一些滋补的膳食。 又听闻于立人见那烈酒有限,试验之时用量是小心再小心,节省再节省,当即便大手一挥,让兴仁又给其送上了几大坛烈酒过去。 除此之外,顾砚书还将后世的“单一变量法”以及“控制变量法”列举了出来,让兴仁给于立人带去。 从兴仁的手中拿到顾砚书新给的烈酒和方法后,于立人比顾砚书所想象中的更加激动。 先不说那两个变量法对于立人现下的试验有多大的帮助,就说这远胜于被称为“天下第一烈酒”夕月酒的烈酒,不用猜想便能知道有多难得。 顾砚书现在一口气便给了他这么多,怎能让于立人不兴奋? 兴奋之下,还想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去向顾砚书谢恩。 最后还是兴仁说了一句“尽早得出结论,便是对王妃最好的谢恩”的劝说中,才堪堪打消了心中的念头。 即便如此,于立人也没有忘记嘱托兴仁,将自己的感谢带到。 而从那之后,厉王府中的其他人明显能够感觉到,于立人对试验变得更加上心了起来。 伤口的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甚至为了避免偶然性,还不能只用同一批动物做试验,而是需要分几批,几次试验之后,才能得出最终的答案。 即便于立人对此事十分上心,一时半会儿也同样拿不出结论来。 而在于立人紧锣密鼓地观察院子中动物伤口的愈合情况时,顾砚书计划中的酒楼,也终于开业了。 这间酒楼,顾砚书将其命名为“十日醉”,一个只要知道其含义,便会知道其有多嚣张的名字。 除此之外,那天给五皇子和秦戮所品尝的几款酒,也都有了名字。 分别是五十度上下的“半日闲”、六十度左右的“入梦来”、六十七度上下的“火烧喉”,以及七十二度上下的“十日醉”! 最后一款酒既然与酒楼共用一个名字,自然也被顾砚书赋予了“招牌”、“镇店之宝”等含义。 在十日醉酒楼开业的前十天,京中的百姓,便已经知道了京中会有一家新的酒楼开业,名为“十日醉”! 什么? 你问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京都日报》了! 君不见,从十日醉酒楼开业前的第十天开始,在《京都日报》中一个极为显眼的位置上,便多了一行斗大的字: “或许,你曾听说过十日醉吗?” 当时不少百姓与学子还以为是《京都日报》的印刷错误,谁知道还未等他们提出质疑,便已经看到了报社外张贴出来的告示。 表示今日的日报,没有任何印刷错误。 至于那一句“或许,你曾听说过十日醉吗?”到底是在说什么,大家过几日便知道了。 见状,众人只能压下心中的疑惑,在猜测的同时,耐心等待。 而后的几天,购买了《京都日报》的人,都能在相同的位置,看到一句与“十日醉”相关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与前日不一样。 不过短短几天的功夫,众人的胃口便被钓到了极致。 所有人心中都有了同一个疑惑: 这“十日醉”,到底为何物? 其想要知道答案的抓心挠肺的程度,甚至堪比大家想要知道《一代名相》后续的心情。 直到第八天,众人发现,《京都日报》的那个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