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城旧事_第230章 玩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0章 玩火 (第2/2页)

那是小孩子玩的,谁再提议会被小伙伴嘲笑。
  这会儿玩的都是踢盒子,探险,上山挖野菜下河摸(钓)鱼这样的事情,夏天还可以去大河游泳。还有打架。
  大家在一起也开始说一些明星,电视剧或者流行歌曲。
  “咱们去对面工地烧火去吧,还暖和。”
  “行,我会砌炉子。”
  “谁有火?”
  “我有,还满盒的哪。”这时候淘小子身上经常带着火柴。打火机在这会儿还是高档商品,不管是用油的还是用汽的,普通人家都舍不得买,火柴还是主要的点火工具。
  这时候一次性打火机还没进来。
  说到火柴,这东西是咱们发明的,传到欧洲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然后又传了回来。和火药纸张的经历差不多。所以虽然它叫“洋火”,但确实是中国血统。
  是南北朝时期的宫女发明的,比佛教还早。
  一次性打火机是台湾人发明的,卖给了日本公司。
  而电子打火器是日本发明的,原理来自欧洲的一种火炮,小日本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把你的东西偷走发扬光大再打败你,比如光学显影设备,比如景泰蓝,比如打火机。
  它把欧洲古老的打火机品牌差一点全干成了历史。
  ……
  张兴军和张兴隆跟着楼前楼后一群野小子一起来到八号楼对面的工地上。
  这边楼已经盖起来四五层高,明年夏天就能住人了。
  工地也没有围墙,打更的人说不上跑哪去暖和了,一切对熊孩子开放。
  到处都是散乱的砖头,几个孩子欢快的大干起来,很快就砌起来一座两米多高的炉子。论动手和创造能力,这时候的孩子能甩后世的孩子一百条街。
  工地上到处都能找到引火的东西,油毡纸,稻草垫子,水泥袋,木头,还有锯末,也不知道是哪来的干什么用的。
  炉子有三层,上面是木头袋子什么的,中间是稻草,从下面引火。
  孩子们烧这个都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操作娴熟。玩火是这个年代淘小子们的强项,谁还没点个柴禾垛什么的。
  “你傻呀,塞那么多还能着了吗?得透气。”
  “稻草再弄点来,别缠成死团,松点,松点好上火。”
  “油纸弄来没?”
  “来了来了。”
  “撕点小块,把大块的竖在下边。这个带冰的不行,炸。”
  有条不紊的指挥操作,很快就准备妥当了。
  火柴划燃,张兴隆拿着油毡纸的小块凑过去点,然后再把它送到最下面一层去引燃大块的。
  随着一股难闻的味道飘出来,油毡纸烧起来,火苗串上稻草,顺着炉道一下子腾起两米多高。
  “哦~~~”一群小子欢呼起来。
  啪。
  上面草上的冰化开,水滴到下面燃烧的油毡纸上,溅起几点火星。
  “哎呀,啊~~。”
  张兴隆抱着左手滚倒在雪地里,瞬间剧烈的疼痛让他忍不住大声嚎叫起来。
  油毡纸和塑料差不多,燃烧以后有粘性,沾到皮肤上以后甩不掉弄不灭,粘在上面继续烧,直到烧尽。
  “完了喷手上了。”
  “往雪上按,快往雪上按。”张兴军跑过来喊着,一脸的焦急。
  张兴隆把疼痛的左手反过来按到雪面上,火灭了,但是钻心的疼。
  左手虎口的位置,两块冷却后被压平的黑油,一块有蚕豆大,另一块黄豆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