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城旧事_第203章 自留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章 自留地 (第2/2页)

,对于好动,喜欢上山下河的他来说,闷在屋里子简直是生不如死啊。
  “要不,咱俩抓鸟吧?就在院子里。”
  张兴隆想了想,看了看哥哥:“行,你得让我拽两次。”
  “行。”张兴军马上活过来了,扭身爬起来下炕穿鞋。
  在院子里扣个大笸箩,用根小棍子支起来,系上长长的细绳,通过门边窗子上的猫洞扯到屋子里,关好门,小哥俩就挤在窗户边上等着。
  张万智走过来,弯腰顺着窗玻璃往外看了看:“扣鸟啊?哎哟,笸箩下面放谷子了吗?没谷子鸟进去干什么?躲猫猫啊?”
  张兴军老脸一红:“着急忘了,就怪老二一门的催我。”跑去西屋袋子里抓了把秕谷,开门跑出去掀起笸箩撒在下面,还往边上洒了一点,然后把笸箩重新支好跑回来。
  有了秕谷,很快一群麻雀就落了过来,蹦蹦跳跳的搞起了聚餐。
  “绳子别晃,等一会儿,外面洒多了,等它们把外面的吃完,进去了再拉。”张万智在边上指导。
  大半天的功夫,扣了几十只麻雀,虽然小好歹也算口肉,去毛扒皮剁碎了炒黄瓜咸菜。
  “冬天真没意思。”张兴军趴在窗户前面看着外面感叹。
  农村的生活本来就是安静枯燥的,冬天更是没事儿干。
  大雪封山,哪也去不了,生活被限制在院子里。
  “姥爷,我帮你挑水呀?”
  “你现在可不行,这可不是城里的水管子,水井呢,一头栽下去就完喽。”
  “姥爷,我有劲儿,上山拽树带我呗?”
  “你小呢,拽不动,雪都有你腿深了,空手你都走不动呢。”
  于是就窝在屋子里找乐儿,墙上糊的报纸一张一张看过去,白卷张铁生,打倒四人帮,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包产到户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
  认了字儿到是有好处,不管明不明白,总能找到看的。
  也不知道姥姥姥爷从哪弄的这么多报纸,什么年代的都有。
  墙上贴着四联年画,在这个年代非常流行,四副画就是一个故事。西厢记,红楼梦,杨家将,岳飞传。
  姥姥比较喜欢水墨年画,莲花,大胖丫头,鲤鱼,盼着孩子健康,年年有余。可事实上农村这两年生活越发的不容易了,各种税费提留越来越高,产出却连年走低。
  大部分队员都是欠着队上的在过生活。
  大队那边一直在讨论包产到户的事情,可是一直也没落实下来,各种消息满天飞。
  到是自留地的问题来的快,张万礼夏天刚走,年还没过,大冬天的小队上就把张景义家的自留地重新划了。
  现在刘桂新的地彻底没了,再去掉张万礼的,结果就是原来屋前地里的两个粮仓,有一个愣是跑到老钟家地中间去了:他家把原来张景义家的地占去了一多半。
  张万智去大队上找了两次,没什么用,事就这么给定了。
  这个冬天,张景义和张万智过的特别弊闷,但没有任何办法。
  只有无忧无虑的小哥俩天天吵吵闹闹的,给这个老院子里带来了一些欢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