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8节 (第1/3页)
“照这么说,她还真的是没米下锅了?” 杨冬燕都震惊了。 在她的印象中,魏阿荠虽然成天闹着要占小便宜,但总算是村子里的富人家。如果说连魏阿荠家都面临饿死的地步,其他人家呢?甚至那些颗粒无收的地界呢?岂不是全都要饿死了?那接下来还有好?别随时都会爆发起义吧? 所以说,有时候见识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像杨冬燕这种,听说某个亲戚家快没米下锅了,就能联想到其他地方饿死人了。又从饿死人了,想到即将到来的起义军,甚至她已经脑补出了战火纷飞的情形了。 要命啊! 她咋两辈子都摊上这样的事儿啊! 倒霉儿子哟,赶紧过来救你们娘啊! 万幸的是,不用等刘家兄弟救命,萝卜就开口救了她。萝卜说:“其实也没严重到那份上,姑奶奶家应该还是有余粮的,就是舍不得一气吃完了,想着多囤些粮食,勉强来年饿死。” 杨冬燕:……满脸脏话。 这时,土豆突然开了口:“姑奶奶还骂了二奶奶你。” “啥?” 土豆被吓了一跳,赶紧放下肉包子,正襟危坐的道:“就、就是……就是二奶奶你不是让老叔家的叔伯们给其他亲戚家送粮食吗?我爷奶就拿了不少,还有我们家,土豆他们家,三叔家。对了,这回你让叔伯去接咱俩,不是还给方家、杨家,窝头那个先生家里都送了粮食吗?” “对呀!”杨冬燕下意识的点头应道,随后她就想明白了,“没给你姑奶奶家送是吧?” 萝卜和土豆一脸沉痛的点了点头。 问题就出在这里啊! 作为负责分发粮食的老叔,他肯定是没错的,因为是他的孙子们带来了杨冬燕的口信,让挖出老魏家屋后地窖里的存粮,还着重强调了要首先照顾魏大嫂他们家,包括分出去的那三家。 口信是这么说的,老叔肯定要这么做啊! 尤其是,大牛二牛死去的爹,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大哥。身为亲侄儿,照顾亲大伯一家,那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老叔就是这么理解的,所以他将绝大部分的存粮,一分为四,给了魏大嫂并她那分出去单过的三个儿子家里。余下的少部分,老叔又自己添了不少,分给了老魏家其他过不下去的族人。 至于第二趟送的粮食,单论数量其实是不多的。主要是怕被歹人盯上,一共只带了二百多斤,不到三百斤的粮食。跟地窖里的存粮那就没法比。 再说了,口信上说的就是,南田村老杨家、吕先生家,并礁磬村的方家。 都这么说了,你猜老叔会不会自作主张→_→ 杨冬燕稍微一想就能猜到魏阿荠生气的点,因为在魏阿荠看来,自己是大牛二牛的亲姑姑,而方家、杨家不过就是姻亲罢了,那老丈人一家子还能有姑姑家来得重要? 至于吕先生家就更不用提了,魏阿荠没念过书,她根本就没有尊师重道的意识。 “唉,这就是忘了呗。”杨冬燕看了一眼满脸懵圈的方氏,心说她差点儿连自个儿的娘家都忘了,还能记得大姑姐家? 萝卜和土豆这会儿已经吃完了盘子里的大肉包子,喝光了一大壶的鸡蛋茶,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嗝。 这时,一个矮敦子晃晃悠悠的走了过来,抬起头认真的看着堂屋里的众人。 土豆先发现了,他回忆了一下,试探着叫道:“猪小妹?是吧是吧?我记得猪崽很大了。” 猪小妹懵懵的看着他,完全没想起来这人是谁,倒是土豆这话引起了杨冬燕的注意。 杨冬燕转身走向猪小妹,问她咋了。 “我娘呢?”猪小妹含着手指头,想了想又把湿哒哒的手指头抽了出来,指着西厢房道,“妹妹拉臭臭了,娘不见了。” 听到这话,杨冬燕猛的扭头看向方氏:“你不是一直想要个闺女吗?我做主了,猪小小妹过继给你当闺女!” 方氏:…… 不就是想让我给那臭娃换屎尿布吗?至于吗? 懒得理会这个惫懒的婆婆,方氏抬脚就出了堂屋,还在心里嘀咕着,说老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