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9节 (第3/3页)
用。” 堂侄儿答应了一声,高高兴兴的赶着牛车走了。 牛车的作用可大着呢,就算眼下秋收已过,去镇上卖粮食不得用牛车?再不济,这不是还能磨磨吗?至于照顾牛,他都在牲口铺子里干了有两年多了,有啥不成的? 很快,偌大的魏家院子里就只剩下了杨冬燕、方氏,并一脸好奇的窝头。 窝头离家时,其实已经很大了。可饶是如此,在离家许久之后,再度回来,还是倍感新奇。 他本来是想搭把手干活的,被方氏否了:“你可别瞎添乱了,找你朋友玩儿去。” “奶,我能去找萝卜和土豆吗?” “去吧。”杨冬燕摆了摆手,目送窝头开溜后,她狐疑的看向跟隔壁家相连的院墙。 方才牛车从隔壁家的院门口经过的时候,她分明看到院门是虚掩的,按理说家里有人才对。可依着以往的经验来看,就魏大嫂那风风火火的性子,都听到她的唤声了,咋就没立马冲过来呢? “你待在家里收拾收拾,我去隔壁看看。” 杨冬燕撇下方氏,转身就出了院门,径直去了隔壁。 隔壁家的院门的确是虚掩着的,其实在村里,除非是全家都出了院门,就好像他们老魏家这样的,这才往院门上挂一把大铜锁。正常情况下,院门是一年四季都不关的,就算是晚上睡觉前,也只是简单的插个门捎。 “大嫂,大嫂!” 杨冬燕边喊着边走了进去,抬眼一看,却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这要咋说呢,隔壁家这个院子吧,脏乱的能跟她家有的一拼。 可问题是,她家已经差不多有两年没人住了,虽说托了老叔那头帮着看房子,那也不可能见天的来收拾的。可隔壁家,按说就魏大嫂那性子,恨不得一天三遍的收拾,不该一副十天半月没打扫的模样。 “家里有人不?大嫂!” 站在尘土满地的院子里,杨冬燕扯着嗓门喊了两声,不见动静后,她正打算离开,终于听到东屋那边有了动静。 “大牛娘。” 杨冬燕赶紧走到东屋窗台旁,透过半开的窗户,一下子就看到里头躺在炕上有气无力的支着身子的魏大嫂,顿时大惊失色:“大嫂你咋了?” 说着,她就径直走到一旁的门边,伸手推开房门,径直走了进去:“咋地了?这好端端的,你是病了还是摔了啊?” “没事儿。”魏大嫂不以为然的摆摆手,“不就是前阵子忙着收粮食,就累倒了。等我歇两天就好了。” “家里其他人呢?大哥呢?你家老小呢?你儿媳妇呢?”杨冬燕还是觉得不对,秋收中暑是不算啥,可咋家里有病人,却没人留下来照顾呢? 不想,魏大嫂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半晌才道:“日子不好过啊!” 对呀! 日子肯定不好过啊! 别说前些年刚借尸还魂的时候了,哪怕到了如今,杨冬燕还是觉得这日子太苦了,太难捱了。 你能想象自己一觉醒来之后,居然没人帮着穿衣裳穿鞋子,也没人端着洗脸盆漱口水送到跟前来,更没人帮着梳头装扮。 最可怕的是,她跟前甚至没有一个伺候的人啊! 这日子过得哟,简直就跟泡在黄连水里一般。 杨冬燕拼命的点头附和,她觉得魏大嫂说的完全正确,生活太苦了,日子真不好过。 魏大嫂以为她还是跟以前那样,不带脑子的下意识附和自己。回想着这两年的苦日子,她忍不住眼泪直往下淌。 费了些工夫,杨冬燕终于明白了她离开之后,魏大嫂过得是啥日子了。 其实,一切都是有征兆的,大概是从魏大嫂家闹分家之后,既已经预示着接下来的苦难了。 如果说,富贵人家不分家是害怕家产被分薄了,那么穷苦人家不分家,怕的却是日子过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