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节 (第2/3页)
她清楚的记得,自己上辈子送儿子孙子上考场时,里头就有清凉油的。就是一个小盒子,里头装了绿色的软膏,抹在太阳穴或者人中位置,整个人别提有多清醒了。 问题是,这玩意儿省城没得卖,就算有得卖,她也不知道效果如何,因为上辈子的她并不曾亲自使用过,连亲自尝试都做不到。 至于配方…… 与其让儿子将配方送来,还不如直接将成品供上来。 理由都是现成的,你们老娘要考乡试了,就你们曾经用过的那个清凉药膏,多来几盒! 生怕蠢儿子们会错意送错东西,她还详细的描述了那玩意儿的外表和作用,举例说明了自己曾经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又叮嘱说要普通的小瓷盒装,份量要多,但盒子要平凡要普通,因为她需要低调。 就很烦。 还不是一般般的烦。 尤其她刚说了个开头时,刘二老爷就知道她要的是什么了,结果她在梦里就不停的叨叨叨,没完没了。 “老太太啊!那是古法草本薄荷膏。” “您别说了,我知道了,就是提神醒脑用的薄荷膏啊,我一定给您供上最好的那一种。” “求您省点儿力气吧,我真的听明白了……” 睡梦之中,刘二老爷只差没跪下来求老太太了,别念叨了,他的脑子都快炸了。 然而,梦里的老太太就跟耳背了似的,继续叨叨的说着,满脸都写着“不,你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 刘二老爷:老太太,我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了。 杨冬燕:不,你不知道→_→ 第067章 乡试过程顺利得不像话。 主要是都到了这一步了, 外人能插手的余地几乎没有。最多也就是在考完一场以后,接回家洗个澡吃顿饭,再好好睡一觉, 第二天下午又得提前入场准备下一场考试。 等全部的三场考试结束后,八月也过去了一多半。 跟院试不同的是, 乡试的放榜要更慢一些。听人说, 最快也要一个月,甚至有两个月后才知道的特例。当然,这个是指差人上门,如果是贡院放榜的话,大概也就月余时间。 这一回,杨冬燕直接没等,收拾收拾就准备回县城了。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窝头考试期间,他们家置办下的那座二进院子就已经腾空了。 原房主搬走了,东西几乎都搬空了, 剩下一些没打算拿走的, 也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因此, 假如要搬家的话,需要置办的家舍还不少。 本来, 杨冬燕是想直接搬过去的, 她见多了奢华大气的房舍,对于区区省城的一座二进院子, 实在是没多大的耐心。 可方氏不干,她固执的认为这是搬新家呢,得依着老规矩来,譬如选个黄道吉日, 放一串大鞭炮,还有乔迁酒等等。 尽管杨冬燕在其他方面,相当的独断专行,但像这种小事,她倒是无所谓的。 横竖小院子的租金又不贵,况且比起后买的那座宅子,前头赁的小院子明显要离贡院更近一些,再说窝头也习惯了这里。单场考完之后的休息时间极短,能多休息一会儿都是好事儿。 抱着这样的想法,杨冬燕一方面跟小院的房主多续了一段时日,另一方面又让方氏去收拾新置办的宅院,也好到时候直接搬进去。 新宅院需要修缮的地方不多,毕竟是一直有人住着的。但需要置办的家舍着实不少,原房主似乎并非高升离开的,而是搬回了老家,反正能带的东西都带走了,包括桌椅板凳床榻衣柜脸盆架等等,都需要重新置办,更别提还有锅碗瓢盆之类的了。 还是那句话,幸好这里是省城。 窝头在贡院里考试,外头的杨冬燕和方氏也没闲着,去了木匠处打了不少家舍,约定好一个月内必须打好。 只这般,等乡试结束后,几人草草的收拾了一番,将小院子里的东西搬到了新家的倒座房内,就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