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3节 (第3/3页)
嘴,提了屋里原先就有的水桶往外头走,跟人打听水井的地点去了。 事实证明,方氏对杨冬燕还是非常了解的。 杨冬燕压根就是两手空空的回来的,至于扛着行李的,则是客栈的店小二,后头还跟了个提着大食盒的伙计。 “东西放下,你们可以走了。”杨冬燕摸出铜板给了俩人,很快就将他们打发走了。 干活是不可能干活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在杨冬燕的金钱攻势之下,小院子很快就有了生活气息。方氏花了两天时间,将这屋子里外都收拾一新,还去买了柴禾木炭,购置了锅碗瓢盆,一副打算长期安家落户的模样。 杨冬燕其实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她没想过要将这个小院落买下来,而是托了帮他们租赁这院子的牙人,留意一下省城的房舍。 她的要求特别之多。 又要地段好,离贡院近一些,还要足够清静不吵闹。又说院子不能太小,房舍也不能太少,还讲究一个坐北朝南,要求房舍合眼缘,最好是那种自带水井的…… 拉拉杂杂的要求一堆,差点儿没把牙人给整懵了。 好在,省城可不是区区一个小县城,如此之大的地方寻个合心合意的宅院,其实还是很容易的。 ——前提是有钱。 杨冬燕有钱啊,她上省城来的时候,在兜里揣了二百两银子。 当然,这点儿吃吃喝喝是足够的,买房舍是绝对不够的。但是没关系,有事找儿子。 ——歪,儿子啊,你们老娘又上省城来考院试了! ——资助一点儿路费生活费啊!再给点儿祝福好吗? 很难形容刘家兄弟二人得到老太太最新消息时,那精彩纷呈的脸色。 不过,想起上回那无比惊悚的“媒婆上门”,刘家兄弟就觉得考科举也还能接受,那就给钱给书籍,临阵抱佛脚还是很管用的。 再就是,给祝福吧! 却说永平王府二房的小儿子刘侾,他去年就跑掉了,理由是爹娘都不关心他,唯一拿他当成心肝宝贝的祖母又没了。他不要参加科举,他要去游学,顺便去他祖母的老家走走看看。 想法就很美,然后出去没半年,他就被逮回来了。 他爹娘说得很明白,无论怎么说今年的乡试都不能放过。哪怕明知道考不上,也要考。但他们同意等乡试结束后,送这倒霉孩子去北方游学,到时候一路上的安排都没问题,王府会负责到底的。 刘侾前脚答应,后脚又开溜了。 气得刘二老爷差点儿忍不住爆粗,他堂堂二榜进士,怎么就偏生摊上了这么个祸害玩意儿呢? “老太太都一心考学,他怎么就不能跟老太太学一学呢?白瞎了老太太生前这么疼惜他,他就不能考个状元让老太太高兴一下?” 刘二老爷简直要被这儿子气傻了。 然而,二太太却是一脸同情的看着他:“咱儿子考不上状元的,就他那学识,搞不好就是因为知道乡试通不过,才故意提前开溜避开的。比起这个,我倒是觉得老太太更能耐一些。” “你的意思是,老太太能考上状元,咱儿子不能?”刘二老爷惊呆了。 二太太迟疑了一下,纠正道:“我的意思是,哪怕某一天老太太都考上状元了,咱家侾哥儿依旧……” 夫妻俩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行叭,横竖刘家富贵无双,哪怕是二房的嫡幼子,想要一生富贵荣华,也是没问题的。 只有一件事儿。 二太太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咬牙道:“我想我大概明白老太太为何人都没了,还是坚持在阴曹地府考科举了。” “为什么?” “因为老太太有个状元梦,既然儿子、孙子都不争气,她就索性自个儿上了!”二太太如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