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70节 (第2/2页)
途因为绍城雪灾的事离京,一时间没能想起这一茬。 现在大皇子回来了,自然是要找机会将赵二狗召回京城,将这长乐赌坊重新建设起来的。 要知道现在大皇子府虽说还没有到山穷水尽,没米下锅的地步,但其实也差不离了。 更别说在这次绍城赈灾的过程中,大皇子几乎没有得到一点银钱上的便宜。 你问为什么? 大皇子表示他也想啊! 但是现在的户部早就已经不是以前的户部了,自从温清衍进入户部任职之后,大皇子府想要让户部做点什么事,都变得束手束脚了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打赈灾钱的主意,大皇子表示,他的胆子还没有这么大! 说到温清衍,大皇子的脸色顿时便难看了不少,脸色不善地看着屋内的幕僚: “本殿不管你们用做什么办法,半个月之内,必须把那个姓温的,给我从户部弄走!” “属下遵命!” 幕僚们的脸色顿时便难看了不少。 温家人,那可是出了名的难缠,更别说着温清衍是温家除了温六外,最出众的小辈。 想要将他从户部挤走,谈何容易? 但是幕僚们也知道,自从温清衍进入户部之后,大皇子想要做点什么事,简直就是举步维艰,所以这件事,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然而这边大皇子的人才刚刚开始布局,正准备给温清衍下套,厉王府那边便做了一件事,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皇宫,御书房—— 皇帝如同往常一般坐在书桌前批阅奏折,王公公此时从门外走了进来: “陛下,厉王殿下求见。” “哦?”秦渊执笔的手顿了顿,语气上扬,“他今日怎么有空来见朕了?” 自从顾砚书搞发明创造的速度慢下来之后,秦戮已经鲜少再单独来求见秦渊了,这次还是近半月以来的第一次。 秦渊都不知道原因,王公公自然也不可能知道。 好在秦渊也并不是一定要在王公公这里得到答案,继续手中的动作,在奏折上留下一个“准”字后: “让他进来吧。” “是。”王公公俯身,悄然从屋内退了出去。 不多时,秦戮便跟在王公公的身后走了进来。 秦渊听到动静,微微撩起眼皮子看了看,发现秦戮这次手里居然还拿着一个镜盒。 当即便不动声色地手中的毛笔放下,状似不经意地抬头,恰巧看到秦戮准备行礼的动作,干脆先一步开口: “免礼,这次又有什么事来找朕啊?” 嘴上说着嫌弃的话,但那语气,却充满了迫不及待。 落在了解秦渊的人,例如王公公的耳中,这句话就是活脱脱的“又带了什么好东西进来?快给朕看看!”。 当然,王公公是绝对不会去戳穿秦渊的,他要做的,便是眼观鼻,鼻观心,当做什么也不知道。 秦戮面部表情的控制能力一向出众,即便也听出了皇帝的言外之意,但脸上的神情也没有丝毫变化: “回禀父皇,这次儿臣进宫,主要是来给父皇送钱的。” “送钱?”这个答案,着实是有些出乎秦渊的意料,“送什么钱?” “回禀父皇,报社从半月前开始,便已经有了盈利,恰逢今日初一,王妃便让儿臣将这一部分钱先给父皇送来。” 秦戮说着,便将手中的锦盒放在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垂眸看着面前的锦盒片刻后,伸手将其打开。 发现放在最上面的,是一本账簿,将账簿拿出之后,下面放着的才是银票。 恰逢此时,秦戮再一次开口: “近半月以来,报社盈利共计十四万两整,按照六四分成,一共应该给父皇八万四千两整。” 六四分成,是当初报社之前,秦戮便已经同秦渊谈好的条件。 厉王府占四,皇上占六,彼时皇帝并不认为这日报能够赚到多少钱,只觉得这件事功在千秋,便没有在这上面多纠缠。 谁知道现在结果居然如此出乎他的意料: “半月,十四万两?” 饶是秦渊,此时也被这个数字给惊住了。 半月十四万两,算下来几乎每天都有一万两的盈利,这要再算一算,一年便是三百多万两! 三百多万两,都快赶上国库一整年的收入了! 想到这里,秦渊也顾不上形象不形象的问题,直接将账本拿起来,飞快地翻看了起来。 但是没多久,秦渊便失望地发现,这半月十四万两的盈利,并不是纯盈利。 其中并没有扣除报社的种种成本以及开销。 这时,秦戮也给出了解释: “王妃说,这十四万两是报社自开办以来,第一次看到的回头钱,便没有扣除成本,算是与父皇分享喜气,顺便沾沾父皇的气运,待到下个月开始,便要扣除成本了。” 顾砚书说话一向让人觉得舒适,这次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