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他富可敌国_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5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53节 (第2/2页)

殿下说的是,微臣为官二十余年,虽说不上什么才干出众兢兢业业,但也能说上一句问心无愧,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请皇上明鉴呐!”
  至于温清衍所说的开源?
  他的确是没有做到,但那也不是户部应该做的事啊!自然也就怪不到他头上来了!
  “四殿下此言差矣,户部的确没有过这样的先河,但在此之前,天齐的国库也并不像如今这般紧张。”
  面对四皇子以及户部尚书的两面夹击,温清衍却丝毫不见慌乱:
  “若是人人都只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愿创新进步,又如何能够为圣上分忧?为百姓谋福?”
  那些原本觉得四皇子和户部尚书说的对,是温清衍有些过分了的官员,一听到这话,又觉得温清衍说的有道理。
  本职工作是本职工作,但除了本职工作之外,为百姓谋福,为圣上分忧,也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就从这一点来看,户部的确没有做好。
  这下就是四皇子,也不知该如何反驳了。
  当然,辩论赢不过温清衍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皇上对温清衍这番话,极为赞同:
  “温爱卿此言有理,那么依照温爱卿之见,该如何?”
  温清衍也不客气,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启奏皇上,依微臣之间,应当派懂得开源之人进入户部任职,想办法充盈国库。”
  一句话,差点儿没让大皇子一脉的官员当场跳起来!
  谁不知道,现下六部之中,唯户部与兵部最为“纯粹”?
  兵部之中皆是厉王殿下麾下之人。
  而户部,自然全都是大皇子殿下的人。
  现在温清衍提出要给户部添人,这和打破厉王与大皇子之间的天平又有什么区别?
  最重要的是,六部之内的职位,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若是想要往坑里塞萝卜,就只能拔掉原来的萝卜。
  这此消彼长之下,对于大皇子一脉来说,损失可就大了!
  顿时,便有不少大皇子一脉的官员站出来表示温清衍此番提议并不妥当,希望皇上三思。
  可就像是取消征兵一事相同,向户部注入新鲜血液一事,同样是有人反对便有人赞同。
  特别是厉王一脉的官员,一扫前几日系的憋屈,可劲儿地给户部添着赌,开始细数换掉户部官员的种种好处。
  至于五皇子?
  则是向温清衍飞去了一个“干得漂亮!”的眼神,并且在心中默默向温清衍道歉,刚刚错怪你了,你哪里是白眼狼?
  这简直就是神助攻!
  给户部换人之事可不像是取消征兵这样麻烦。
  即便朝堂上诸位大臣各执一词,但皇上的心中也早就已经有了决断:
  “那依照温爱卿所言,为国库开源之事应当交给谁来做?”
  皇上这一开口,正在争论的双方都闭上了嘴。
  大皇子一脉的官员是面如死灰,至于厉王一脉的官员,则是面露喜色。
  毕竟依照皇上的性子,若是心里没有给户部换人的想法,就绝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温清衍微微俯身,也没谦虚,直接举荐了一人选:
  “依微臣之见,盛元二十年进士,黄大人,可担此重任。”
  皇上登基至今已有二十三年,盛元二十年,便是三年前。
  三年前,姓黄的进士……
  皇帝微微敲了敲手指,在脑海中稍稍回忆了一番,顿时便找到了这个人的信息。
  黄明生,盛元二十年进士,绍城人士,最为关键的是,这人与大皇子一脉关系极为亲近。
  皇上能够想到的,其他人当然也能想到。
  毕竟这殿试三年一次,每一次能被赐为进士的不过寥寥四十人,就是想不记得也难。
  这下众人对于温清衍这番操作属实是有些看不懂了。
  你说温清衍这费了这么大的功夫,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好不容易才从户部薅出了一个位置,结果又塞一个大皇子的人进去?
  这和不换人又有什么区别?
  这下五皇子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眼神去看温清衍了。
  亏他刚刚还在心里夸他干的漂亮,结果转身这人就来了这么一招?
  皇上则是微微眯了眯双眼,直直地看向温清衍:
  “温爱卿为何觉得这黄明生合适?”
  “启奏皇上,微臣举荐黄大人原因有二,其一是黄大人较为年轻,今年不过而立,比起其他大人,心思会更加活泛。这其二,便是因为黄大人出身商贾之家,从小耳闻目染,比其他大人更同开源之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