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46节 (第1/2页)
这些天随着时间的流逝,朝廷对于绍城的情况也越来越了解。 二皇子以及户部侍郎也都已经快马加鞭抵达了绍城。 但是短短的几天功夫,朝中众人便发现,事情比他们想象中的要困难许多。 绍城百姓们的情绪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加不稳定。 二皇子与户部侍郎刚到,就受到了来自灾民的攻击,二皇子还因此受了伤。 仔细想想,似乎也能够理解。 毕竟这次绍城的雪灾,起因还是因为绍城的官员不作为。 而在雪灾发生之后,官府没有尽力弥补自己工作上的失误也就罢了,竟然还做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最终使得事态越来越严重。 灾民们有所迁怒,也实属正常。 这要是换做其他经验丰富一些的官员,或许还能够安抚好灾民的情绪。 偏偏这次赈灾的队伍中,身份最高的人是二皇子。 二皇子虽然在朝中存在感不高,一直跟在大皇子身后,也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模样。 但好歹也是皇子,天潢贵胄,从小养尊处优,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和侮辱? 一气之下,直接将闹事的灾民给抓了起来,还说什么攻击皇族,是诛九族的重罪之类的话。 这样一番动作,无疑是直接捅了马蜂窝,直接让灾民们心中的怒火到达了顶点。 赈灾之事也因此停滞不前。 二皇子所作所为传回朝中之后,差点没把大皇子和皇上气个仰倒。 眼见着皇上要迁怒到了自己头上,大皇子又是请罪,又是做出重重保证,这才堪堪换取回来一个弥补的机会。 随后,大皇子甚至连片刻也不敢歇息,便直接动身前往绍城,收拾二皇子留下的烂摊子。 虽然顾砚书从前几次与大皇子的交锋之中,觉得大皇子这个人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但他能够与秦戮并称为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皇子,自然也是有两分本事在身上的。 大皇子到绍城之后没两天,便将灾民们的情绪安抚了一个七七八八。 从后来皇上的反应不难看出,对于大皇子的这一番动作,皇上是非常满意的。 连带着那天上朝的时间也短了不少。 就在大家觉得赈灾事宜已经步入正轨,接下来只需要按部就班地依照原计划进行的时候。 大皇子那边却又暴露出来了另外一个问题—— 钱不够了。 没错,就是钱不够了! 自古以来,赈灾便是一个极为耗费钱财的事。 给灾民提供衣食住、给生病的灾民治病,还有替灾民们重新建设房屋。 无论是什么地方,都需要大量的银钱作为支撑。 天齐的国库本就不充盈,一开始朝廷拨下的赈灾款便不是非常多。 那一笔不算多的赈灾款,不过几天的功夫,便显得有些吃紧了起来。 皇上在接到消息之后,虽然没有多加考虑,就追加了一笔赈灾款送往了绍城。 但从皇上给出第二次赈灾款的数额,以及给钱之后的反应,朝廷上下的官员们都清晰地认识到了一个事实: 国库中的钱财,恐怕并不多了。 而在意识到这一点时,秦戮的心情也变得不愉了起来。 毕竟就以往的经验来看,这种情况下,下一个倒霉蛋便是兵部以及军队。 若是这一批赈灾款还不够,那么接下来,朝廷恐怕就会缩减今年军中的钱款,以用做赈灾。 想到手底下的那些嗷嗷待哺的兵,秦戮心情能好的起来才怪了! 果然,在第二笔赈灾款拨出去的第二天,早朝上便有官员提出,可以取消今年的征兵。 因为就天齐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征兵与否,并不会影响到边疆的安宁。 而且取消征兵,还能够节省下来一大笔开支。 现在绍城的灾情刻不容缓,自然更需要这笔钱财。 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赞同与响应。 有人赞同,自然便有人反对。 毕竟开年征兵是天齐近百年的传统,除了先帝在位时,国库见底的两年,从未停止过。 现在国库虽然因为绍城雪灾略微有些吃紧,但也还没有到山穷水尽,要取消征兵的地步。 一时间,双方在朝堂上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到了散场的时候,这件事也没能讨论出个结果来。 虽然对于今年是否取消征兵之时还未确定,但也有不